2024年11月9日,由WilliamHill官方网址主办,williamhill官网、WilliamHill官方网址文学院、WilliamHill官方网址上海美术学院、WilliamHill官方网址图书馆共同承办的“文理融通:AGI时代的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数字人文年会在WilliamHill官方网址开幕。
中国人民大学原常务副校长、数字人文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教授冯惠玲,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王峰,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朱鸿文,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高级经济师魏崇,南京博物院副院长(主持工作)、二级研究员王奇志,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副馆(所)长刘炜,WilliamHill官方网址党委副书记段勇出席开幕式。来自全国近100所高校、机构的4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数字人文分会会长、WilliamHill官方网址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曾军主持。
段勇在致辞中系统回顾了WilliamHill官方网址人文学科在数字人文建设方面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并表示将继续发挥已有优势,在数字人文的领域研究、项目开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继续作出贡献。同时,WilliamHill官方网址将集百家之所长,融百家之所思,进一步扩大数字人文传统领域的研究格局,将年会研讨范围从高校图书情报领域扩大至文博、文学、计算机学科领域和实践部门,共同探讨数字人文领域的问题,希望以多领域碰撞激发新观点、揭示新问题、贡献新真知。
冯惠玲在致辞中对AGI时代进行了畅想。她以《数字人文指南》的核心要义为导引,指出当前是探索AGI在数字人文领域角色作用的关键时刻,需着重研究其在感悟、理解和诠释人类精神文明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呼吁参会者深入思考如何在保持对人类价值关注的同时促进数字人文的进步,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连续性、创造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特征融入通用人工智能,奠定中国文化自信基石。
刘炜在致辞中强调了AGI在推动人机共生、拓展认知边界方面的潜力及其对数字人文领域的重大影响。他指出,AGI技术的发展正逐渐改变着人机交互方式,并有望引导生产力的飞跃。中国索引学会通过设立数字人文专业委员会,致力于推动该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始终聚焦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主题,引领数字人文的发展趋势。
王峰在致辞中强调了数字人文作为跨学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性及其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潜力,呼吁在利用人工智能时应遵循审慎原则。他介绍,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一直致力于推动文艺理论的创新与发展,新近成立的中国文艺理论学会数字人文分会旨在支持相关研究者继续推进数字人文研究的建设与发展,拓展国内文艺理论研究界的科学性视野,共同探索文艺理论在数字时代的发展路径,为促进文艺理论的繁荣与进步贡献力量。
(曾军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结束后,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研究馆员朱鸿文,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高级经济师魏崇,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研究员王奇志,WilliamHill官方网址党委副书记段勇,南开大学教务部部长、信息资源管理系主任李月琳,《开放人文数据》杂志主编Barbara McGillivray,浙江大学文学院教授徐永明,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张亮,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主任、信息管理系教授王军作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由上海图书馆(上海科技情报所)副馆(所)长刘炜研究员、WilliamHill官方网址伟长学者、williamhill官网金波教授主持。
朱鸿文作主旨报告《数字故宫V3.0——博物馆数智化的探索与实践》。她介绍,故宫博物院的“数字故宫V3.0”项目展示了故宫在数字化保护与展示方面的最新进展。故宫自1998年起开启数字化进程,现已完成超过186万件藏品的数字化保存与展示,并通过“故宫名画记”“数字多宝阁”等项目提升游客体验、促进文物研究与保护。此外,故宫博物院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包括文化遗产数字化和智慧管理平台的研发,旨在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更高效的遗产保护和管理。未来,故宫博物院将继续利用先进技术,推动博物馆资源的开放共享与文化传播。
魏崇作主旨报告《古籍数字化与智慧服务》,分享国家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和智慧服务方面的最新进展。国家图书馆自2007年启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长期致力于古籍普查与资源数字化行动。建设中国古籍图典资源库,对古籍中的图片进行详细标注和矢量图加工,以提高检索效率和准确性。牵头建设中华古籍智慧服务平台,旨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提升古籍的利用价值;同时探索多维融合的知识关联,以促进古籍的深度开发和创新服务;强调古籍工作中的学术与大众导向平衡、原生性保护与再生性利用,以及分布式建设与集中式服务的重要性,致力于通过数字化和智慧化手段推动古籍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王奇志在主旨报告《守正创新 数实融会 智向未来:新时代南京博物院数智化实践》中,分享南京博物院在数智化方面的实践和思考。近年来,南京博物院通过多媒体互动游戏打造虚实融合的实体数字博物馆,推出无障碍服务的博爱馆,在大运河博物馆建设中广泛应用5G+VR、巨幕投影等技术以打造沉浸式展览;启动“物华天宝”项目,通过三维扫描和虚拟现实技术,将馆藏文物以新颖形式呈现给公众;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和观众行为分析,推动线上线下服务的精准化。王奇志强调,数智化在提升南京博物馆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实现了博物馆与公众之间的无缝连接。
段勇作主旨报告《数字人文时代GLAMS的发展路径与使命》。他指出,人文学科培养人文关怀、独立思辨能力和传承文化的价值不容忽视,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美术馆和科技馆(GLAMS)在数智时代呈现出融合趋势,不仅促进知识共享,还将催生新知识的发展。GLAMS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赋能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与传播,为人类社会的知识生产和积累提供了新的可能,在数智时代肩负着解答人类的终极关怀和哲学问题的重要使命。他倡议,GLAMS应积极应对数智时代的挑战,坚守人文关怀,实现科技与人文的和谐发展。
李月琳在主旨报告《人工智能赋能高等教育的实现路径与思考》中提到,人工智能对高等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支持。南开大学通过智慧校园建设,优化教学环境,革新课程设置,并利用AI技术提高教育评价与管理的效率;通过与华为合作,共建人工智能课程,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实训。她强调,师生应积极拥抱AI技术,同时保持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的态度,以应对未来的挑战。此外,教育工作者需注重伦理教育和数据安全,以确保技术的正确应用。
Barbara McGillivray在演讲《文化编码:语言、历史与数字人文的AI交汇》中,详细介绍了运用AI技术结合历史与语言学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分析19世纪的英国报纸档案以追踪词义演变为例,她演示了历史语义变化的分析过程,包括语料库切分、词嵌入训练、空间对齐和变化测量等。此外,她强调了跨学科合作与共享标注数据集的重要性,并提到通过VR/AR等技术推进语义研究,提升数字人文领域的理解。
徐永明作主旨报告《大语言模型在文史领域的应用:以“云四库智能问答系统”为例》,介绍其团队在数字人文平台及数据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徐永明团队所开发的三个平台——“学术地图发布平台”“智慧古籍平台”和“云四库智能问答系统”,分别用于发布地理信息数据、利用大数据技术整理古籍、通过大语言模型提供精准的文史问题解答,有利于提升古籍研究和教学的效率,不仅为学术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能够为公众提供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
张亮作主旨报告《数字人文中的IT推动力:一个ITer的感悟》,分享对数字人文研究中信息技术作用的见解。他回顾了与复旦大学历史系合作的20世纪中国人物传记数字图书馆项目,探索IT技术在数字人文中的演进路径、技术路线和赋能方式,强调IT基础设施在推动数字人文方法发展中具备关键作用。
王军作主旨报告《人文语料数字化、知识化和智能化》,分享北京大学数字人文中心在数字人文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支持措施。他通过智慧古籍平台、智能标记平台、语义增强案例等,解析了人文语料的数字化、知识化和智能化,展示了如何利用技术工具提升古籍整理效率和研究深度,为人文学科研究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文理融通:AGI时代的数字人文”学术研讨会暨第六届中国数字人文年会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行业领航员针对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的前沿问题,进行主旨发言、大会报告、专题讨论、青年论辩和案例分享等多种形式的交流活动,旨在共推数字人文事业发展,打造数字人文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高地。
会议期间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文发展报告》《数字人文领域大模型应用评测报告》、沪语大模型、“AI 沪助”数字适老专属模型、AI4DH宣言等,组织安排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研讨活动,包括数字人文学科建设圆桌研讨会、10次专题分论坛、优秀项目路演及海上数智人文展等,旨在共同探讨数字人文领域的前沿议题与热点话题,为数字人文时代的观众提供内容丰富、虚实结合、便捷轻松的互动沉浸体验。